如果不是在 Amazon 上发现了这本书的中文版,也许我会用更长的时间去啃它的英文版。感谢译者冯克利,感谢出版方香港大学出版社,感谢制作方 Info Rainbow Ltd,这本书的繁体中文版可以在 Kindle 上看到,甚至还有简体中文版可以买。考虑到三联出版社的简体版有删减,我有点担心简体版的完整性问题,所以最后还是选择了繁体版。
想读这本书并不是因为看到三联出了翻译版,实际上我早早就把这本书的英文原著放到许愿单。但我的阅读速度较慢,而且有严重的囤书习惯,经常在一本书没读完的时候买下另一本。这导致我一周前才开始阅读本书,在这之前我不得不处处提防剧透。
顺便说一句,你可以在 Amazon 买到这本书的 Kindle 版,有繁体中文,简体中文和英文三种语言可选。
虽然我印象中的邓时代是从1978年开始,本书作者一定不会放弃从1904年开始。那一年,邓在四川广安县出生。但少年时期的邓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唯一值得留意的是,跟毛泽东一样,邓的家境十分殷实。本书也解释了邓为什么可以赴法留学,特别是那个时候他的法文并不怎么样。(Loc: 721)
此外,这本书记录了一些非常神奇的发言,这些言论让我对邓有了全新的看法。比如,在1979年8月会见美国副总统沃尔特·蒙代尔的时候,邓说“至于达赖嘛,这是一件小事……达赖是个无足轻重的人物。”(Loc: 10480)又比如,在1989年5月17日,邓说行动要迅速,“西方人会忘记这件事的”。(Loc: 12766)还比如,在1989年7月2日,邓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是打了22年仗、死了2000万人才换来的,任何力量都无法取代中国共产党统治中国。(Loc: 13386)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言论代表了党的看法,因为“李光耀要应对选举,邓小平要应对政治局”。(Loc: 5932)
看完这本书之后,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有些事情无法结案。按照党的传统,有些事情是不能急的,得有一个过程。所有曾经在神坛上的人,都是慢慢地、悄悄地走下来。于是我相信,这本书还不能算邓的传记,还需再要等一等。
ps 使用母语就是有优势,这本 650 页的书我只用了七天就读完,平均下来每天能啃 90 多页。我读得最快的英文书是《十亿消费者》,速度也只是每天啃 70 页而已。至于我为什么要费劲去阅读英文原版,那是因为我希望更直接地了解作者的想法,不希望被不忠于原著的译者所误导。我的朋友王佩曾经说过,如果一个人的词汇量达到 3,000 那就应该去阅读英文原著。非常抱歉我没能找到他这句话的原文,但这句话我尽量忠于王佩的“原著”:D
初看还以为你用彩版的Kindle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