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薄》读后感

这本书是在微博上看到有人推荐才买的,但到手之后才发现这是一本翻译作品。按照我的读书指南,英文版的书应该直接读原著。不过既然买了,就读下去吧。

The Shallows
浅薄

很久没有读印刷版的书,这次读起来有一些不习惯。主要是之前在 Kindle 上养成了大量做记录的习惯,经常会标注重点(Highlight)和笔记(Note)。作为一名从小就热爱书籍的人,让我在书本上写写画画还是很有压力的。不过我释然了,有两个原因:首先书是我自己买的,是我的个人财产,我爱怎样就怎样;然后在书上做记录可以留下当时的感受,未来再读的时候可以快速了解到我当时的心路历程。

其实还有几个原因我不好意思说,单独在角落里悄悄提一下好了。我认为这本书的翻译标题很让我不爽,推荐人也很让我感到不适,推荐序也写的很奇怪。大家看啊,原标题叫做 The Shallows: What the Internet Is Doing to Our Brains,而翻译的名字叫做《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稍微认真地看看,原文中找不到任何关于“毒化”的字样。所以,我认为这个标题完完全全就是在炒作,手法特别低级,特别没意思。

回到原文好了,除去前述槽点之外,这本书总的来说还是不错的。

作者似乎做了很深的研究,在本书的前半部分认认真真地跟大家分析大脑的构成。当然,主要目的是跟大家说明白一个基础观点,即:大脑的结构和功能是可以随着进化而改变的。这个观点就是全书的立足点,作者基于它验证了人类的进化,同时也试图验证互联网时代人脑在退化这一理论。但我必须说一下,作者并不是神经学的专家,所以他的观点也是基于自己对这个学科的理解。如果你很在意,那就当故事看吧,还是很有趣的。

然后,你可以看到一些有趣的历史事件,比如文字是如何产生的,以及造纸术和印刷术是如何发明的。很多现在看上去理所应当的事情,都有一段故事在背后。这些内容我都十分受用,读起来一点不适的感觉都没有。甚至完全忘记了让人不爽的标题和推荐序。

读完之后,原本想买一本原著再看一遍,但我最后还是忍住了。这本书看上去并没有涉及到意识形态的内容(意思是说不会有删减),而且说实话这本书此时此刻并不值得再读一遍(意思是说内容没意思)。也许未来某一天可以拿出来翻一翻,书上还有我做的笔记呐。

关于印刷版还有一个事情要抱怨一下,因为这是翻译版,所以很多洋人的名字已经中文化,而且只会在第一次出现的时候附加上英文。这有个问题,当需要上网去验证或者寻找资料的时候就会很麻烦,你得往前翻才可以找到这个人的英文名。如果是很近也就罢了,有时候会隔上好多页才行。

书的内容可搜索,这本是电子书带来的便利,却让我抱怨印刷书。看来,人类真的是很容易适应新技术带来的便利。中国人有一句话说得好,“由简入奢易,由奢入简难”啊。

ps
本书的后半部分是在食用了师姑带来的蛋糕和蹲叔带来的巧克力之后完成的。

One Reply to “《浅薄》读后感”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