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我读完了这本书的简体中文版。当时的读后感在这里,我认为我的读后感写得很烂,没有绝对的必要就不用点过去看了。因为上篇读后感写得太烂,加上时间久远,我现在已经想不起来当时读完这本书之后的心情。所以这篇读后感很重要,我得认真地写才行。
在简体中文版里,这三个故事都很和谐。在阅读过程中,我完全看不出有任何阉割的痕迹。读完彼得·海斯勒的“中国三部曲”前两部之后,我觉得这里面一定有一些不得不说但说了也白说的故事。
事实果然如此呢。
blog 2k10-20
一年前,我读完了这本书的简体中文版。当时的读后感在这里,我认为我的读后感写得很烂,没有绝对的必要就不用点过去看了。因为上篇读后感写得太烂,加上时间久远,我现在已经想不起来当时读完这本书之后的心情。所以这篇读后感很重要,我得认真地写才行。
在简体中文版里,这三个故事都很和谐。在阅读过程中,我完全看不出有任何阉割的痕迹。读完彼得·海斯勒的“中国三部曲”前两部之后,我觉得这里面一定有一些不得不说但说了也白说的故事。
事实果然如此呢。
今年二月没能完成读书计划,我很内疚。没日没夜地赶进度,终于在四月份之内把这本500页的书读完了。这是何伟(Peter Hessler)的中国三部曲系列中的第二本,也是我阅读的最后一本。如果你感兴趣,可以看看我之前的读后感:第一部是《江城:长江边上的两年》,第三部是《寻路中国》。
我最先看的是最后一本,然后再看第一本,最后看第二本。这个阅读顺序很纠结,但《寻路中国》是中文版,我准备继续把原版再快速读一遍。两个原因,一来保证我不会被[censored]字样所蒙蔽,二来也算是按照顺序读完这有趣的三部曲。
这本书出版于2007年,记录的是1998年到2002年的中国。很巧,非常巧,特别的巧,这段时间正好是我在大学的日子。1998年我离开湖南北部的小镇子来到北京,2002年我加入一家国营企业开始工作。这段时间,我改变了很多。读这本书的时候,可以看到不少与自己相关的事情。特别是1999年的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轰炸事件、2001年的北京申奥成功和911恐怖袭击事件,书中的描述与我的经历一致,真是感慨万千。
在那个时间,很多人认为应该去做点什么事情。于是在1999年的5月,我身边的同学们加入了游行队伍,在美国驻华大使馆附近街区抗议。现在觉得很幸运的是那天我没去,不然我会觉得后悔和遗憾,正如最近几年一直为自己在911恐怖袭击事件之后的言论表示遗憾一样。
No wonder why I purchased this book. But the Dalai Lama is always a mystery to me. That could be the reason why I spent some dollars three months ago.
For some reason, I’d like to write this post in English. This is the “one more thing” I learned from Dalai lama. If you want to be really popular, you’d better learn to speak and write in English.
Since Dalai Lama is still a taboo in mainland china. His books are literally not available anywhere. When I visited Seattle in 2009, I had the chance to purchase one copy of The Art Of Happiness. It’s a printed book. There’s a picture of Dalai Lama on the cover. It’s hard to hide that in public. Therefore, I didn’t finish that book till today. Thanks to Kindle, the book finally has a disguise. Nobody could guess what I was reading. I can read Dalai Lama’s book in a place like Tian’anmen Square (It’s a political joke which foreigners hardly understand.).
Dalai Lama was not a daily topic in public propaganda. I can’t remember the first time when I heard his name. But I bet it came with terms like “reactionaries” and “secessionists”. When I have access to internet in late 1990s, I was somehow confused. Dalai Lama was not a bad figure overseas. He looks like an ordinary old man, a highly knowledgeable monk and nice guy. But why his name must be censored? I got no answer. I even didn’t know he is a laureate of the Nobel Peace Prize until the 2008 Tibet unrest. This ignorance made me sad and angry. That’s why most books I read on Kindle are biographies and memoirs.
终于利用春节假期把 Scott Berkun 的这本 MindFire 看完,它的全称是“MindFire: Big Ideas for Curious Minds”。我想说,这是迄今为止唯一一本读完之后还想买印刷版的 Kindle 电子书。
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非常简单,这本书的文字过于隽永,值得买一本“看得见而且摸得着”的书赠与友人阅读。
嗯,这么说的意思并不是说我真的已经买了一本印刷版并准备随时借给你看。我的意思是,你可以自己买一本,然后用一个月的时间看完。
我基本上只用了四天就读完了这本超短的非官方传记,由于刚刚读完的前一本是正文长达571页的《乔布斯传》,所以这本书读完之后总的感觉是写得不够深刻。当然,这是相对于乔布斯那本超级长的自传来说,实际上这本书差不多把想说的都说了。
按照新闻搜索的结果,这本书的作者Richard Brant是硅谷的一个知名记者。按理说他作为记者,对于写贝索斯这种大佬的题材应该足够熟悉,所以我丝毫没有怀疑他的专业性。只是,这本书实在是太短了,看的不够过瘾。
用一句话来说,如果你对亚马逊这家公司不是特别感兴趣,我觉得这本书不读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