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种族简史》读后感

我从小就不知道有民族这么一件事情,直到小学升初中的时候需要填表格,我才意识到我是汉族人。到了高中毕业的时候,因为少数民族考生可以在高考里得到加分,我忽然发现身边冒出了好大一堆少数民族同学,民族概念才稍微清晰了一些。

到那个时候,我只知道有五十六个民族在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和谐地在中国生活在一起。每每看到加沙地区、约旦河西岸这种新闻,我就很不理解。为什么中国这么多民族相安无事,但一到海外就这么多人在为种族问题争吵呢?

基于以上两点原因,我一直认为我不是种族主义者。

Ethnic America, a History.
美国种族简史

继续阅读“《美国种族简史》读后感”

一日三展

昨天是长假后的第一个周末,我们早早地起床并吃完早餐,在9点前就搭上地铁。我们的动力很简单,今天要去国家博物馆,我们要看展览。

今年四月我们也去了一次国家博物馆,那一天我们参观了由德国柏林国家博物馆、德累斯顿国家艺术收藏馆和巴伐利亚国家绘画收藏馆联合举办的《启蒙的艺术》。说实话,那天的参展体验很不好。这次是因为同时有“125年意大利经典设计艺术展”和“首届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才去,考虑到已经有了半年的运营经验,国家博物馆应该有一些改进吧。

Bvlgari
宝格丽:125年意大利经典设计艺术展

事实证明,这次的观展体验的确有改进。国家博物馆终于将免费和收费的观众区分开来,给后者更大的自由度。但是,观众的老问题还在:在禁止拍照的展览上有人拍照,在允许拍照的展览上有人开着闪光灯。在展览中拍照,我明白其中的意义。但只对展品拍照却不细看展品,这是我无法理解的。

继续阅读“一日三展”

新玩具:飞利浦电动刮胡刀

这把看上去就很科幻的刮胡刀是我这次买过名字最长的产品,它全名叫做:Philips Norelco 1250xcc/42 SensoTouch 3d Electric Shaver with Jet Clean System。当然,中文名也不短,叫做“飞利浦SensoTouch臻锋3D系列三刀头充电式电动剃须刀”。

我采购此刮胡刀的最大动力是价格。这款刮胡刀在中国的建议零售价为人民币3299元,虽然在网上商城的价格可以打到1998元的样子,但相对于美利坚的198美元还是高了很多。别看国内的售价是1998元,但那并不包括增强型清洁底座。含底座的话,海外的超市零售价为250美元(Amazon价格为198美元),加上消费税之后折算成人民币才1600块。如果不含底座,超市零售价则是199美元。

Philips Norelco 1250xcc/42 SensoTouch 3d Electric Shaver with Jet Clean System
飞利浦SensoTouch臻锋3D系列三刀头充电式电动剃须刀

我之前也用飞利浦的刮胡刀,是shadow同学送给我的礼物。它是一款双刀头的产品,用着也没什么大碍,就是下颚部分的草坪需要多花点时间修剪才行。这点时间以前花得起,但现在越来越花不起了。一是因为工作越来越繁忙,二是因为这个刀片很久没有换,总觉得修剪起来效率越来越低。

继续阅读“新玩具:飞利浦电动刮胡刀”

《江城》读后感

今年五月读完Peter Hessler(中文名:何伟)的《寻路中国》中文版之后,我忽然对这位纽约客驻北京记者的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在Amazon下了三个订单,将他的中国三部曲一一买下,存在Kindle里。这三本书按照出版时间先后分别是:《江城(River Town)》,《甲骨文(Oracle Bones)》和《寻路中国(Country Driving)》

冲动购物的后果就是,我没有足够的时间读完他们。我的Kindle里还有一大堆不知道什么时候买的书等待我阅读,这一下子多出三本来,叫洒家如何是好?但好书值得一读,我一直觉得看事情要从多个角度。如果要更深入的理解这个国家,只依靠自己的感受是不行的。一定要从别人的眼里看自己,才可以得到较为全面的看法。

River Town, the Book
Peter Hessler - River Town

所以在读完《谷歌内幕(In the Plex)》之后,我打开了这本书。跟前一本略显生硬的文风相比,我更喜欢Peter Hessler的文字,简单而有感染力。

中国是我的祖国,永远有理由了解她多一些。但这本书至今没有在大陆地区发行简体中文版,按照维基百科的资料介绍,台湾的久周文化公司有正体中文版。如果机缘巧合,到时候再翻翻不迟。

继续阅读“《江城》读后感”

《浪潮之巅》读后感

《浪潮之巅》自2007年谷歌黑板报开始连载,我就一直在等待单行本。不为别的,就为了看个爽快。这与我彼时对待美剧的态度类似,喜欢把一季的所有episodes攒起来,然后找个周末一口气看完。

这个计划原本天衣无缝,但后来发生了Google退出中国大陆市场的事情。谷歌黑板报越来越尴尬,工程师们也四下散开,各自远飏了。《浪潮之巅》的作者吴军博士也不例外,后来去了腾讯公司任职。

Top of the Tide
前谷歌中国雇员吴军博士的著作《浪潮之巅》单行本

但不管怎样,这本书最终还是在今年8月初顺利出版,我终于拥有了一口气看完的客观条件。

继续阅读“《浪潮之巅》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