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玩具:罗技超薄键盘盖

上个周末在香港溜达,一不留神就买了一个 new iPad。

这其实不奇怪,我在iPad发售那个月入手 iPad,一直没有升级。直到有一天我发现一大堆应用都借着支持 Retina 屏幕的幌子在升级,而个别 Universal 应用的体积一下子变大了一倍,我忽然就有了淡淡的忧伤。我的 iPad 虽然是 64GB 不怕这个,但心中不爽是真的。

买完以后就犯愁。这么一个不大不小的玩具,是不是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而不仅仅是放在那里当作社会化的阅读器。于是,我开始盘点购买的效率工具。发现从最早的 iWorks 套件到最近咬牙跺脚之后才购入的 OmniFocus,基本上我的 iPad 已经可以当作一个笔记本电脑来用。只是输入并不是那么迅速,毕竟需要在一块玻璃上按来按去,准确率和效率都是问题。

昨天,经过 @catchen 、 @justin7974 和 @petefang 的推荐,我留意到了罗技出品的这款 iPad 专用超薄键盘盖。原来,这就是 iPad 遗忘的部件,这就是传说中的输入效率提升神器。

Logitech Ultrathin Keyboard Cover
罗技出品的 iPad 专用超薄键盘盖

趁着店家打出了破盘价,我立即入手了一套。用起来之后,我发现这真的是一款非常非常实用的附件产品啊!

继续阅读“新玩具:罗技超薄键盘盖”

新玩具:优霸USB镍氢充电电池

很早之前,我就知道有借用电脑USB接口充电的充电电池。当时觉得这个想法非常好,没电之后直接插上去就能充电,这简直太方便了。虽然这年头大家的数码玩具都会有内置电池,但时不时还是会用一些电池的。比如我正在用的鼠标,再比如家里的各种挂钟,还比如我的收音机(是的,我家洗手间里还有一个收音机)。

当年的那款电池名叫 USBCell ,直到现在你也能在 Amazon 上买到,只是相对来说比较贵就是了。前几天在微博上,我看到 @桃爸fred征集用户来试用他自制的USB电池“优霸”,我立即打起十二分精神跑过去申请内测。

今天(6月18日)早上收到了包裹,这篇文章也是为了兑现当时的承诺。由于这对“优霸”充电电池是免费从制造商那里获取的,因此本文的末尾会有一个声明。

U-Bar with USB Port
来自趣玩网的USB充电电池“优霸”

继续阅读“新玩具:优霸USB镍氢充电电池”

拍一段时间流逝视频吧

最近两天北京的天气真是好到令人发指的地步。天空蓝到透亮,白云在天上飘来飘去,让人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对比前段时间糟糕的天气,我觉得必须得做点什么事情来记录一下。

拍照的话也可以,但我的镜头和镜头后面的那个头都不怎么样,加上我不能随意离开办公室去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所以这些事情就留给那些真正的摄影爱好者,我这个伪爱好者就靠边站。

正好最近在 iPhone 和 Windows Phone 上安装了时间流逝视频制作软件,既然天气这么好,不如录一段白云在天上飞来飞去的视频好了。只是这些手机上的 Apps 并不是我想象的那样,由于系统的限制,它们在拍照的时候是不可以待机的…… 我可舍不得用 iPhone 开机 24 小时来拍,第一天实验的时候连续开机一小时就发热到烫手。

不如弄个摄像头咯,反正我的电脑很少关机,用它来拍这种耗时间的视频应该正合适。于是,三下五除二就弄出了这么一段视频。

以上的视频来自 YouTube,墙内的朋友可以点击这里查看在土豆网的镜像

继续阅读“拍一段时间流逝视频吧”

新玩具:天彩便携扫描仪

虽然我更多的阅读会在 Kindle 这样的电子设备上完成,但我还是在大量地购买杂志。因为我特别喜欢杂志的设计和排版,我认为这种美好的体验很难移植到电子设备上。当然,带有 Newsstand 的 iPad 是杂志的杀手,但我订阅的杂志里除了 Wired 之外没有一本杂志的 iPad 版本值得让我掏钱购买,我对此表示非常遗憾。

在我看来,每本杂志只有一部分内容值得看,只有一小部分内容值得收藏。很多情况下,我往往为了这一小部分内容把大部分杂志留在家里。当时的想法是存下来以后看,实际情况是存下来从来不看。这样一来,基本上我的小房子就堆满了各种杂志:我订阅的《Topgear 汽车测试报告》、《GQ 智族》、《第一财经周刊》和《彭博商业周刊》,还有 shadow 同学不定期购买的《瑞丽》系列和《时尚 Cosmo》及其姊妹刊……没完没了,存储空间告急……

于是在一个夜黑风高的晚上,我苦思冥想之后憋出了一个解决方案。

那就是扫描仪!

Portable Scanner
来自天彩公司的便携扫描仪

继续阅读“新玩具:天彩便携扫描仪”

《寻路中国》原版读后感

一年前,我读完了这本书的简体中文版。当时的读后感在这里,我认为我的读后感写得很烂,没有绝对的必要就不用点过去看了。因为上篇读后感写得太烂,加上时间久远,我现在已经想不起来当时读完这本书之后的心情。所以这篇读后感很重要,我得认真地写才行。

Country Driving, the Book
何伟中国三部曲最后一本《寻路中国》

在简体中文版里,这三个故事都很和谐。在阅读过程中,我完全看不出有任何阉割的痕迹。读完彼得·海斯勒的“中国三部曲”前两部之后,我觉得这里面一定有一些不得不说但说了也白说的故事。

事实果然如此呢。

继续阅读“《寻路中国》原版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