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路中国》原版读后感

一年前,我读完了这本书的简体中文版。当时的读后感在这里,我认为我的读后感写得很烂,没有绝对的必要就不用点过去看了。因为上篇读后感写得太烂,加上时间久远,我现在已经想不起来当时读完这本书之后的心情。所以这篇读后感很重要,我得认真地写才行。

Country Driving, the Book
何伟中国三部曲最后一本《寻路中国》

在简体中文版里,这三个故事都很和谐。在阅读过程中,我完全看不出有任何阉割的痕迹。读完彼得·海斯勒的“中国三部曲”前两部之后,我觉得这里面一定有一些不得不说但说了也白说的故事。

事实果然如此呢。

Continue reading “《寻路中国》原版读后感”

攻略:如何快速地找到交通银行信用卡中心的客服代表

这是一篇所有交通银行信用卡用户需要留意的攻略,如果您身边有这样的用户,烦请帮忙转发给他们。本攻略可以协助这些苦逼的用户快速找到人工客服代表,解决那些机器处理不了的问题。

本来这篇文章不应该存在,我认为信用卡中心不应当刁难持卡人才对。毕竟持卡人缴纳了年费(虽然银行现在基本上都免年费)并支付利息和服务费给银行,银行也会因为拥有大量持卡人才能去向商户和中介收取费用。这样才是一个良好的商业模式,才可能运作起来。

Credit card issued by Bank of Communications
交通银行信用卡,由汇丰银行提供技术支持

但今天中午的一次经历让我意识到一个问题,我的这种想法可能不对。某些银行(比如交通银行)可能没把持卡人放在眼里,他们会巧妙地设计产品来折腾持卡人。这些巧妙的设计可以解决一些眼前的问题,但我认为没有尊重到客户。至少我认为,银行的服务没到位。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

Continue reading “攻略:如何快速地找到交通银行信用卡中心的客服代表”

《新闻抄袭历史》读后感

这本书看上去是一本史书,实际上是一本内容都是历史的小品文集。只不过这本书不是讲抄袭,而是在讲历史。但讲历史也不是单纯地讲历史,而是针砭时弊。这一点从本书的第一页就能看出来端倪,作者宋燕(Twitter@geekinmedia微博@宋燕不v)提到:

本篇中的内容,都发生在古代。但那些故事,每一个看起来都那么熟悉,仿佛就在身边,就在今天。

短评之后趁机说明一下,这本书是在“唐茶计划”的“字节社”应用内购买的。据敝人的经验,如果要找到最近流行的电子书,那么字节社书店是第一选择。希望作者可以得到更多版税,也希望有更多的书可以通过电子渠道出版。

News copied from history, the book
Gee作品:《新闻抄袭历史》,一本讲历史的小品集

Continue reading “《新闻抄袭历史》读后感”

说说我在用的文具

那天在Twitter上看到讨论笔,我用眼角的余光看到了手边的Precise V5。好吧,今天就说说它的故事。

去年六月的时候,无意之间看到一篇讲Tumblr创始人的文章。文章不算长,里面有两句话直接击中了我:

I always write with a Pilot Precise V7 pen. It’s inky but doesn’t smudge.

看来,这家伙最喜欢的书写工具就是Pilot(派乐)的Precise V7。就是这玩意儿:

Pilot Precise V5
Precise V5 extra fine rolling ball pen by Pilot

当时我正好也在寻找好写的笔,公司行政部集采的无名氏很难用。要么在我文思泉涌的时候写不出字来,要么在我口袋里受不了体温而直接吐出墨水来。那时候我正在用的是自行采购的Pilot G2,但跟公司集采的笔外观太像了,非常容易被同事无意识地顺手牵羊拿走。

Continue reading “说说我在用的文具”

《甲骨文》读后感

今年二月没能完成读书计划,我很内疚。没日没夜地赶进度,终于在四月份之内把这本500页的书读完了。这是何伟(Peter Hessler)的中国三部曲系列中的第二本,也是我阅读的最后一本。如果你感兴趣,可以看看我之前的读后感:第一部是《江城:长江边上的两年》,第三部是《寻路中国》。

我最先看的是最后一本,然后再看第一本,最后看第二本。这个阅读顺序很纠结,但《寻路中国》是中文版,我准备继续把原版再快速读一遍。两个原因,一来保证我不会被[censored]字样所蒙蔽,二来也算是按照顺序读完这有趣的三部曲。

Oracle Bones, the Book
何伟2006年作品《甲骨文:一次穿越中国过去和现在的旅行》

这本书出版于2007年,记录的是1998年到2002年的中国。很巧,非常巧,特别的巧,这段时间正好是我在大学的日子。1998年我离开湖南北部的小镇子来到北京,2002年我加入一家国营企业开始工作。这段时间,我改变了很多。读这本书的时候,可以看到不少与自己相关的事情。特别是1999年的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轰炸事件、2001年的北京申奥成功和911恐怖袭击事件,书中的描述与我的经历一致,真是感慨万千。

在那个时间,很多人认为应该去做点什么事情。于是在1999年的5月,我身边的同学们加入了游行队伍,在美国驻华大使馆附近街区抗议。现在觉得很幸运的是那天我没去,不然我会觉得后悔和遗憾,正如最近几年一直为自己在911恐怖袭击事件之后的言论表示遗憾一样。

Continue reading “《甲骨文》读后感”